過渡型腦膜瘤
發(fā)布時間:2023-02-07 14:30:05 | 閱讀:次| 關鍵詞:過渡型腦膜瘤
- [案例]國際垂體瘤治療大咖-INC施羅德教授復雜垂體瘤全切手術
- [案例]垂體瘤內鏡手術順利嗎?經(jīng)鼻內鏡治療垂體瘤案例一則
- [案例]功能性垂體瘤—泌乳素瘤可以不手術嗎?INC國際大咖施羅
- [案例]74歲堅持選擇手術!頸動脈瘤消失,術后恢復良好
- [案例]寶寶平地摔跤?家長們不要一笑而過哦!
- [案例]保守or手術?國際神經(jīng)外科大咖揭秘松果體囊腫治療選擇
過渡型腦膜瘤是什么
過渡型腦膜瘤又稱過渡型腦膜瘤或混合性腦膜瘤。這里所說的過渡不是從良性到惡性的過渡,而是指在顯微鏡下進行病理檢查時,腦膜上皮細胞和纖維細胞之間的過渡。過渡型腦膜瘤屬于腦膜瘤Ⅰ等級,即復發(fā)性和惡性程度較低的腦膜瘤。
過渡型腦膜瘤原因
過渡型腦膜瘤與環(huán)境的變化和基因變異有著不可避免的關系,不是某種因素造成的。也很有可能是由于顱腦外傷、一些影響大腦健康的照射或病毒感染引起的。過渡型腦膜瘤一般生長緩慢,邊界清晰(非侵入性)的良性病變。因為腫瘤會越來越長,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頭痛、癲癇等癥狀。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們需及時就醫(yī)。
過渡型腦膜瘤癥狀
過渡型腦膜瘤的臨床癥狀類似于腦膜瘤,可能出現(xiàn)頭痛、惡心、嘔吐、癲癇發(fā)作、復視、視力下降、聽力下降等癥狀。如果腫瘤較大,會出現(xiàn)顱內壓升高的癥狀,腫瘤侵犯范圍廣,神經(jīng)受累的癥狀也會不同。
過渡型腦膜瘤檢查
1、X線檢查
除了高顱壓表現(xiàn)外,還可以使用:①腫瘤鈣化,見于砂粒型。鈣化比較密集,可以顯示整個腫瘤的影子。②局部顱骨增生或損害。③板阻靜脈增粗增多,腦膜動脈溝增粗,棘孔可擴大。
2、頭部CT
盡管MR在診斷腦膜瘤方面有取代CT的趨勢,但CT仍然是診斷該病的主要方法,是腦膜瘤與相鄰骨結構的關系、鈣化等。
3、MRI
(1)以硬腦膜為基礎,這里也是腫瘤較大直徑。
(2)T1加權像上約60%的腦膜瘤為等信號,30%為低信號;T2加權像上,腫瘤為低高信號,且與腫瘤病理類型有關,如纖維型多為低信號,內皮型多為高信號。
(3)T1和T2加權像上的腫瘤和大腦組織之間有一個低信號界面,代表受壓的蜘蛛網(wǎng)膜或靜脈叢。如此低的信號界面消失,往往表明蜘蛛網(wǎng)膜界面被損害。
(4)T2加權像可以清楚地顯示腫瘤周水腫,腫瘤周水腫常見于額葉腦膜瘤、蝶骨邈腦膜瘤、腦膜內皮型、過渡型和接受軟腦膜動脈供血的腦膜瘤。
(5)腦膜尾征,腫瘤附著的硬膜和相鄰的硬膜可以增強(CT也可以),反映出硬腦膜的通透性增加,而不是腫瘤浸潤。
4、血管造影
腦膜瘤血管造影的特點:①腫瘤血管成熟,動脈期小動脈增厚,毛細血管腫瘤染色,靜脈期大靜脈包裹腫瘤;②頸外動脈(如顳淺動脈、枕動脈、咽升動脈、腦膜中動脈、腦膜垂體干燥、小腦幕動脈等。)增厚,血流速度加快(頸內動脈正常循環(huán)時比頸外動脈快)。
過渡型腦膜瘤治療
過渡型腦膜瘤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手術切除,手術是較合適的治療方法。
當然,如果在手術過程中很難完全切除位于海綿竇或斜坡上的腦膜瘤,可以考慮術后殘留或術后復發(fā)的部分腫瘤的立體定向治療,如伽馬刀治療。
過渡型腦膜瘤并不意味著從良性到惡性的過渡型腦膜瘤,而是指從腦膜上皮細胞到纖維細胞的過渡性病理檢查。過渡型腦膜瘤屬于一級腦膜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良性腦膜瘤,復發(fā)性和惡性程度都很低。
過渡型腦膜瘤預后
一般良性腦膜瘤手術切除術可以達到治愈的目的,復發(fā)概率小。即使術后有殘留,如果鞍區(qū)腦膜瘤無法完全切除,術后也可以用伽馬刀治療頭部,可以殺死腫瘤,治愈腫瘤。

- 所屬欄目:神外疾病
- 如想轉載“過渡型腦膜瘤”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wǎng)址:http://www.zb7199.com/jibing/2639.html
- 更新時間:2023-02-07 14: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