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神外教授在華手術教學—INC福教授現(xiàn)場解剖實操“Kawase入路”
發(fā)布時間:2023-12-11 13:56:28 | 閱讀:次| 關鍵詞:Kawase入路
- [案例]INC國際巴教授——10月天壇醫(yī)院交流手術!
- [案例]斜坡脊索瘤是絕癥嗎?年輕女孩少見惡性腦瘤,INC國際教
- [案例]腦干延髓-頸髓手術為什么風險大、難度高?INC巴特朗菲交
- [案例]毫厘級“生命博弈”,INC巴教授又完成1臺腦干延髓示范手
- [案例]生長迅速、切不干凈、總是復發(fā),INC國際大咖一次手術全
- [案例]5歲女孩腦干延髓較大腫瘤國內手術成功案例
INC國際神經外科醫(yī)生集團(以下簡稱INC)引入國際前沿神經外科手術技術,同時與國內同行共同探討神經外科領域新技術成果,促進前沿技術的交流,促進醫(yī)學跨國交流,造福國內更多病家。2023年11月26日,二屆獨墅醫(yī)幟顱腦解剖培訓班暨蘇州市2023年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項目“神經解剖培訓”會議順利召開,并舉行“蘇州大學附屬獨墅湖醫(yī)院神經外科臨床解剖實訓基地”揭牌儀式。INC旗下國際神經外科顧問團(WANG)成員、國際神經外科聯(lián)合會(WFNS)顱底手術委員會前主席Sebastien Froelich教授(福洛里希教授,以下簡稱福教授)受邀揭牌。同時,福教授還受邀進行神經解剖培訓課程,現(xiàn)場講解Kawase入路理論及解剖實操。而Kawase入路是由INC旗下組織國際神經外科顧問團(WANG)成員Takeshi Kawase教授發(fā)明?,F(xiàn)場學習氛圍濃厚,INC促進國際神經外科在教育領域的交流和合作。
國際顱底手術教授福教授是IRCAD Neuro-ENT-Skull基礎課程主任,并且自2011年至今在巴黎Lariboisiere大學醫(yī)院任職神經外科教授,此后他還受邀成為50多家醫(yī)學院的課程主任和講師。而作為國際神經外科聯(lián)合會(WFNS)顱底手術委員會前主席,他同樣受邀參與WFNS各項重要在線課程,與國際神經外科同仁們交流研究進展以及過往顱底手術經驗,帶來一場場學術盛宴。近幾年,福教授在國內廣泛開展顱底解剖學、神經內鏡在顱底手術中的應用進展、顱頸交界區(qū)腫瘤的手術方法等重要講座,供醫(yī)學學者共同研究學習。同時,作為“中外專家同臺打造技術示范教學手術、推進國際醫(yī)療領域高水準合作”的主要國際專家福教授,近年來多次來華學術交流、手術示范,為疑難神經系統(tǒng)腫瘤患者提供了國際化的治療選擇。
▼2023年11月,福教授INC三屆國際神經外科顧問團云端峰會講演
理論+實踐現(xiàn)場教學,與國際顱底手術教授面對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神經解剖是神經外科醫(yī)生手術的基礎,顱腦解剖培訓是神經外科醫(yī)師培養(yǎng)中的基石。國內外神經外科領域的青年醫(yī)師及教授齊聚一堂,各位學員收獲頗豐,進一步提升了蘇州市及周邊城市的顱腦解剖認識及神經外科手術水平。
▼11月26日上午,INC福教授受邀共同為“蘇州大學附屬獨墅湖醫(yī)院神經外科臨床解剖實訓基地”揭牌。
揭牌儀式結束后,福教授帶來了Kawase入路的理論講解及尸頭解剖(冰鮮)。Takashi Kawase提出的經典硬膜外經巖骨前入路(亦稱為Kawase入路),這一入路為顱底斜坡中部至海綿竇區(qū)域提供了更好的視野,可在直視腦橋表面的情況下清除硬膜外及硬膜內腫瘤。通過這種入路,顱底神經損傷、顳葉和腦干的牽拉損傷的風險被降到了較低水平。福教授從個人理解及實際手術角度闡述了Kawase入路,強調術前閱片的重要性,在進行每一例Kawase入路前,福教授常規(guī)需要至少1小時認真研讀術前影像學資料,是術前骨窗位CT,認真辨識耳蝸、半規(guī)管的位置,與手術視角關系等。實操演示中,在蘇州大學附屬獨墅湖醫(yī)院神經外科黃煜倫教授的配合下,福教授較大限度磨除Kawase三角,充分輪廓化耳蝸,隨后又磨除Glasscock三角,顯露巖骨段頸內動脈全程、迷路段及鼓室段面神經、聽小骨、咽鼓管、鐙骨肌等。
INC福教授講課精彩瞬間
▼福教授Kawase入路現(xiàn)場解剖課程
現(xiàn)場學習氛圍濃烈
福教授大限度磨除Kawase三角
此次解剖培訓,內容充實緊湊,無論是福教授的理論講解和解剖演示,還是學員分組操作演練,現(xiàn)場氣氛熱烈,精彩紛呈,學術氛圍濃烈。學員們把操作演練中遇到的疑點和難點與福授課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還爭相合影留念,眾多參會醫(yī)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中外神經外科專家相聚蘇州,對國內外神經外科交流、合作與進步將有較大的推進作用。我們也期待INC更多國際教授來華學術交流,與國內神經外科專家齊心協(xié)力,共促神經外科手術技術的精進飛躍,共同攻克更多的疑難神經外科疾病。
神經外科顯微鏡+內鏡“雙鏡聯(lián)合”手術教授,復雜顱底手術的國際高手
神外高難度手術入路,KAWASE入路的發(fā)明
INC旗下組織國際神經外科顧問團(WANG)成員Takeshi Kawase教授是神經外科領域高難度手術入路Kawase入路的創(chuàng)始提出者,也是國際神經外科后顱窩解剖三角區(qū)Kawase三角區(qū)發(fā)現(xiàn)及定義者,堪稱為“國際神經外科巨匠”。Takehsi Kawase教授在顱底解剖和手術方面處于國際前沿地位。他以創(chuàng)始發(fā)明了高難度的Kawase手術入路,這一入路為顱底斜坡中部至海綿竇區(qū)域提供了更好的視野,可在直視腦橋表面的情況下清除硬膜外及硬膜內腫瘤。通過這種入路,顱底神經損傷、顳葉和腦干的牽拉損傷的風險被降到了較低水平。
顱底外科手術中需要把顱底打開,打開后里面像起伏的山巒一樣。顱底阻擋了視野,需要像鉆隧道一樣,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但是把哪兒打開,打開后會暴露什么樣的結構,這樣的探索在大腦上是困難的,因為稍有不慎就可能給患者帶來毀滅性打擊。
1983年,Kawase教授還是日本東京慶應義塾大學的一名住院總醫(yī)師,他給患者開顱的時候,看到了一個骨頭擋住了他的入路,他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就把這塊骨頭磨掉了。磨掉以后就看到一層膜,把這層膜打開后嚇了他一跳,暴露了顱底較粗的一個動脈——基底動脈。Kawase教授抱著疑問回到了解剖室,重新把這塊骨頭挪開以后,把硬腦膜打開,他發(fā)現(xiàn)這個入路能用一個短的進路,就能暴露基底動脈。隨后在1985年,Kawase教授將這個入路發(fā)表在國際期刊上,國際上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為Kawase入路,一直沿用到今天,挽救了大量病人的生命。
INC(International Neurosurgeon’s Circle)是一個專注于神經外科領域教授學術交流的醫(yī)生集團。INC旗下國際神經外科顧問團(World Advisory Neurosurgical Group,WANG)成員均是來自國際各國神經外科不同細分領域的教科書級別專家。作為聯(lián)接中外神經外科領域專家的紐帶,集團近年組織國際神經外科教授專家來我國開展學術交流、技術探討,并開展高難度手術;與國內多家醫(yī)院展開合作,促進了國內外神經外科的共同發(fā)展進步,也為國內外神經外科患者提供了更多新的治療選擇?! ?/p>

- 所屬欄目:神外資訊
- 如想轉載“國際神外教授在華手術教學—INC福教授現(xiàn)場解剖實操“Kawase入路””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wǎng)址:http://www.zb7199.com/shenwaizixun/3584.html
- 更新時間:2023-12-11 13: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