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第一刀黃金時機”的腦瘤患兒:開顱數(shù)次后,還能重返校園嗎?
發(fā)布時間:2025-04-14 18:40:51 | 閱讀:次| 關鍵詞:腦瘤患兒開顱數(shù)次后能重返校園嗎
- [案例]腦膜瘤全切記錄 | 當腫瘤瘋狂“汲取”你的血液,造成神
- [案例]60多歲王先生腦干海綿狀血管瘤術后2年隨訪情況
- [案例]頻繁頭痛、視力下降,元兇竟是松果體區(qū)腫瘤
- [案例]腦干延髓-頸髓手術為什么風險大、難度高?INC巴特朗菲交
- [案例]保守or手術?國際神經外科大咖揭秘松果體囊腫治療選擇
- [案例]得了這種膠質瘤,竟有望通過全切手術治愈!
2025年4月11日,INC旗下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WANG)成員、世界神經外科聯(lián)合會(WFNS)教育與技術委員會前主席、江蘇省科技廳省級外國專家工作室首席專家——德國巴特朗菲教授,目前正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進行示范手術。
此外,一名12歲男孩4月初意外摔倒發(fā)現(xiàn)腦瘤,當?shù)弥徒淌谠谌A示范手術,選擇緊急咨詢。昨日,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這場面對面咨詢開啟。巴教授表示:盡早做,功能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一場場示范手術不僅見證著新生的希望,而更令人動容的,是那些被改寫命運的患者們正將這份希望不斷傳遞——多位成功手術的患者及家屬,滿懷感激地分享著與病魔抗爭后的重生故事。
其中,3歲患兒蘇蘇的故事尤為觸動人心:基底節(jié)區(qū)毛細胞星型細胞瘤(WHO 1級)第一次手術后僅部分切除腫瘤,剩下的腫瘤仍威脅著她稚嫩的生命,誰曾想命運會在巴教授手中改寫。“如果第一次就請教授主刀,孩子現(xiàn)在應該和正常小朋友一樣了。”父親的話里藏著遺憾,卻也飽含希望。如今,這個曾經歷過開顱手術、長期化療的小戰(zhàn)士,已經回歸幼兒園、堅持康復的她狀態(tài)持續(xù)好轉中!
一場與腦瘤的生死較量,二次手術風險巨大——
1、3歲孩子體重低,血容量少、代償能力弱
2、幼兒麻醉風險大!
3、1歲就已經歷過開顱手術,此次為2次開顱。
4、基底節(jié)區(qū)位置復雜,手術難度大。
5、第一次手術后,術區(qū)已出現(xiàn)頭骨凹陷。
6、術后長期化療,孩子身體狀況也受到影響。
7、幼齡兒童開顱手術難度大,腦組織、顱骨和血管等結構尚未發(fā)育成熟。
面對這些疊加的“Debuff”(游戲術語,指負面狀態(tài)),巴教授團隊憑借精湛醫(yī)術完成高難度挑戰(zhàn)。從2024年10月29日家屬緊急求助INC,到11月1日,僅4天時間,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不僅實現(xiàn)了病灶的全切,也修復了這個孩子首次手術造成的頭骨凹陷。
手術室門開那一刻,父親振臂慶祝,母親含淚獻上鮮花,全家人深深鞠躬——陰霾在這一刻迎來光芒。
“特別感謝,孩子遇到了巴爺爺,這是她的榮幸、也是她的機遇。”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支持,最終在這個戰(zhàn)場上贏來勝利!在這個特殊的群體里,每個家庭都曾是孤獨的探索者,面臨著醫(yī)療資源稀缺、治療方案難尋的雙重困境,但希望從未缺席。那些曾經接受過幫助的家庭,如今正化身溫暖的使者——他們在病友群中傾囊相授,用親身經歷為后來者點亮前路。
"我想繼續(xù)和同學們一起快樂地上學!"
"等病好了,我要穿上最漂亮的裙子!"
"好想背上書包回到教室上課啊!"
"希望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自由地玩耍!"
"最大的愿望是能早日回到校園學習!"
"好想去幼兒園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積木!"
這是一位位腦瘤開顱手術后的小朋友的心愿,一群小勇士們,已經勇敢地闖過這段充滿挑戰(zhàn)的“打怪”之旅,通關成功,迎來了他們成長歷程中一個新的轉折點——回歸校園!回顧巴教授每一次的中國行,我們都能看到無數(shù)腦瘤患兒重獲新生,當他們在操場上奔跑,在教室里學習時,那不僅是普通的校園生活,更是戰(zhàn)勝病魔后最珍貴的禮物。
5歲男孩,腦干海綿狀血管瘤,回歸幼兒園的“小明星”
5歲的淼淼腦干海綿狀血管瘤,二次出血來勢洶洶,孩子突然陷入全身無力、頻繁嘔吐的險境。幸運的是,在得到巴教授全切手術后,淼淼重拾活力?,F(xiàn)在的他,小小的身體里仿佛有著使不完的勁。打籃球、跳躍、奔跑……淼淼在幼兒園中穿梭、探索,每一個動作都洋溢著生命的活力。上幼兒園的淼淼不僅熱愛運動,還結交了許多朋友,成為了校園里的小明星。
淼淼的故事:癥狀好轉卻等來腦干再出血惡化?在這場求生之戰(zhàn)中,他們都是小小英雄!
淼淼在幼兒園當小老師
2歲男孩。腦干海綿狀血管瘤,個子高,別人以為上小學了
2歲的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患兒聰聰,由巴教授親自操刀,將20mm大小的腦干橋腦海綿狀血管瘤徹底剝離。術后10天出院,術前癥狀已基本消失,術后4年未復發(fā),孩子生長發(fā)育完全正常。回歸校園,熱愛運動和社交的他也是學校的小明星。
聰聰?shù)墓适拢?a >攀爬、跳躍、奔跑……1歲半男孩腦干手術后4年,陪你長大
健康成長的聰聰在游樂園里攀爬玩耍
7歲男孩顱咽管瘤,全切、垂體柄保留
7歲的顱咽管瘤患兒小迪,在父母的陪伴下戰(zhàn)勝顱咽管瘤。巴教授成功為小迪進行手術,沒有新發(fā)神經功能損傷,垂體柄得到完整保留。康復后的小迪一直掛念著這位幫助自己打敗腦子里的怪獸的巴爺爺,為表達對巴爺爺?shù)木让?,他拿出自己親手做的禮物送給巴爺爺。
小迪的故事:兒童開顱手術遇上“熊貓血”,手術能順利實施嗎?
12歲女孩,腦干海綿狀血管瘤,“你看我們小朋友各方面恢復特別好”
“孩子隨時都有可能‘走掉’,其實當時是沒有任何的辦法。巴教授正好在蘇州地區(qū),了解巴教授在這方面的水平是非常非常的高,所以我們把孩子送到蘇州兒童醫(yī)院,決定要請巴教授示范手術。手術后,第2天就出ICU了。當時看到孩子第一眼,心里面就是非常非常的開心,因為她那時候已經可以說話了。醫(yī)院也沒住多久我們就出院了。”
貝貝的故事: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急性出血、意識不清……巴教授緊急手術后恢復如何
術后2個月,貝貝烏黑的頭發(fā)扎著馬尾,還寫字給巴教授看。
11歲女孩, 腦干海綿狀血管瘤,回歸校園,成績優(yōu)異
“生病前,她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孩子,第一次手術后,兩個月沒有去上課,通過自學以及短期的回校學習,考試仍然是名列前茅。巴教授手術后,這次9月份開學第二天,就被老師表揚作業(yè)是全班寫得很棒,我為她感到驕傲。希望孩子這次戰(zhàn)勝疾病,健健康康迎接新生活。”一位中腦導水管區(qū)海綿狀血管瘤患者母親在孩子開學第一天重返校園時高興地說到。
湘湘的故事: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手術成功,11歲女孩喜迎新學期
這些小勇士是不幸的但是也是幸運的,面對腦瘤惡魔,一家人做出了及時、正確的抉擇,已經重返校園。其實在治病的時候,爸爸媽媽的心思只有一個,就是讓孩子活下來。當然,除了活下來;對于患病時年紀尚小的孩子,在治療結束后,可以回到學校開始或者繼續(xù)學習,和同齡的小朋友們一起玩耍;這也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期望。
每一次中國行,INC巴特朗菲教授對醫(yī)學的精湛技藝和他深厚的人文關懷,體現(xiàn)在每一臺手術中。我們欣喜地看到,經巴教授示范手術的患者正在重獲新生。他們每一天的進步,更是中外專家攜手的成果。期待更多的醫(yī)學突破,一同見證更多新生!目前,巴教授神外疑難示范手術持續(xù)進行中。
如果您也有想要分享的經歷或者無法解答的疑惑,歡迎留言……

- 所屬欄目:神外資訊
- 如想轉載““錯失第一刀黃金時機”的腦瘤患兒:開顱數(shù)次后,還能重返校園嗎?”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址:http://www.zb7199.com/shenwaizixun/5301.html
- 更新時間:2025-04-14 18: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