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手術指征有哪些?腦干海綿狀血管瘤如何治療?
發(fā)布時間:2022-03-08 17:04:39 | 閱讀:次| 關鍵詞: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手術指征有哪些
- [案例]【國際兒童腦瘤大咖Rutka】盤點兒童顱底各大病變系列四:
- [案例]從偏癱、面癱恐懼中走出——香港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患者
- [案例]INC國際顱底大咖福教授聯(lián)合EANS綜述:嗅溝腦膜瘤手術開顱
- [案例]12年腦干腫瘤終得國際腦瘤專家手術切除
- [案例]較大腦干海綿狀血管瘤全切術后兩年沒有復發(fā),“運動達
- [案例]兒童腦內潛藏的這個“怪獸”,“臥薪嘗膽”只為致命一
腦干海綿狀血管瘤生長于腦干,其特點是反復出血,對人體影響大,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般沒有出血的可以觀察,只要有出血史,就應該治療,手術治療是根本性解決辦法,全切除可以達到康復狀態(tài)。
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手術指征有哪些?
磁共振成像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海綿狀血管瘤是腦干出血的原因。這種少見的血管畸形的較佳治療,手術適應癥和干預時間仍在討論中,因為迄今為止的經驗主要是基于病例報告。相關機構研究了20例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患者,其中10例接受了手術切除?;谶@些經驗,研究得出結論:對于反復出血、持續(xù)或進行性神經功能缺損的患者,應嘗試手術切除海綿狀血管瘤。在合并靜脈畸形的病例中,海綿狀血管瘤應選擇性切除。手術應該是完全的,因為殘留的海綿狀血管瘤會導致反復出血。手術應在亞急性期進行。晚期手術增加了額外神經功能缺損的風險。神經生理監(jiān)測有助于降低手術風險。
腦干海綿狀血管瘤如何治療
也有研究評估了術后即刻和隨訪結果,包括臨床表現(xiàn)、術前出血發(fā)生率、病灶的位置和大小以及較后一次出血事件后的手術時機。具體來說,分析了以下參數(shù):1)出血的數(shù)量;2)精確的腦干位置(腦橋、腦橋和延髓);3)手術前后的腦神經狀態(tài);4)手術前后的運動和感覺缺陷;5)病變的大小(體積);和6)術前和術后Karnofsky表現(xiàn)量表(KPS)評分。16例患者出現(xiàn)多次出血,是橋腦海綿狀血管瘤(75%)。平均術前KPS評分為70.3±16.3(標準差)。26例(72.2%)患者出現(xiàn)顱神經損害,13例(36.1%)出現(xiàn)運動障礙,17例(47.2%)出現(xiàn)感覺障礙。病灶體積從0.18到18.18厘米不等3(平均4.75厘米3).術后并發(fā)癥包括17名患者出現(xiàn)新的腦神經缺損,3名患者出現(xiàn)運動障礙,12名患者出現(xiàn)新的感覺障礙。在平均21.5個月的隨訪期內,22例患者的KPS評分在80~100分之間。手術時機(出血后)和多次出血不影響長期結果。然而,較高的術前KPS評分和較小體積的病變是與較好的較終結果相關的因素(p%3C 0.05)。主要發(fā)病率主要與術前狀態(tài)有關,與手術治療關系不大。由于腦干出血,術后新的腦神經缺損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術前。
腦干海綿狀血管瘤如何治療?
基于這些發(fā)現(xiàn),腦干海綿狀血管瘤切除術是大多數(shù)此類病例的優(yōu)選治療方法,因為與一次或多次腦干出血相關的發(fā)病率很高。
有癥狀的腦干海綿狀血管瘤在一次出血后應考慮手術治療。仔細選擇較佳的手術入路和細致的顯微外科技術是必要的?,F(xiàn)代工具的額外使用,如神經導航、內窺鏡輔助和監(jiān)測,可以有助于手術的順利性。

- 所屬欄目:腦血管瘤
- 如想轉載“腦干海綿狀血管瘤手術指征有哪些?腦干海綿狀血管瘤如何治療?”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址:http://www.zb7199.com/naoxueguanliu/1565.html
- 更新時間:2022-03-08 16: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