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瘤二級會復發(fā)嗎?
發(fā)布時間:2021-12-16 13:54:39 | 閱讀:次| 關鍵詞:
- [案例]丘腦海綿狀血管瘤可以手術嗎?INC巴教授丘腦海綿狀血管
- [案例]脊髓海綿狀血管瘤2次出血年輕女孩輪椅為伴,遠程咨詢巴
- [案例]脊髓腫瘤手術中的癱瘓風險評估與較佳手術時機的選擇
- [案例]【治療指南】INC國際福洛里希、Schroeder教授參與歐洲前床
- [案例]下丘腦錯構瘤致性早熟、“癡笑性”癲癇,這種“黑科技
- [案例]“真的有幸了解到巴教授!”疑難膠質瘤女孩成功示范手
腦膜瘤是較常見的原發(fā)性顱內腫瘤。它們通常是良性的,生長緩慢,有時表現出組織侵襲性,在WHO分類方案中被列為2級或3級。2級腦膜瘤包括非典型脊索樣腦膜瘤和透明細胞腦膜瘤。他們在手術治療后有復發(fā)的傾向。主要的治療策略是切除,切除應盡可能完整,同時保留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狀態(tài)。然而,由于這些腫瘤的浸潤性,切除通常是不完整的。此外,這些病變可以穿透靜脈竇壁或顱底,使其難以順利移除。放射外科已證明其治療許多顱內腫瘤的合適性,包括腦膜瘤。然而,其在2級腦膜瘤治療中的作用仍有待明確。在這項回顧性研究中,我們的目的是評估放射治療在控制2級腦膜瘤切除后發(fā)生的已證實的腫瘤進展方面的效果。
2級腦膜瘤為進行性腫瘤。2級腦膜瘤患者5年無進展生存率約為50%。通常需要多次手術來控制腫瘤復發(fā)。重復手術與發(fā)病率增加有關,這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較近,神經腫瘤學家委員會建議對2級或3級腦膜瘤1,2,7患者進行早期外照射治療,以提高無進展生存時間。然而,放射治療并非沒有風險。首先,放射性壞死是眾所周知的放射治療并發(fā)癥,危及生命。其次,也有惡性轉化的報道,特別是在2型神經纖維瘤患者中。三,放療可誘發(fā)遲發(fā)性認知障礙,特別是老年患者,導致自主性喪失。由于對于此類腫瘤的理想治療尚無共識,在治療2級腦膜瘤時應考慮這兩種治療方法的發(fā)病率。
根據組織病理學特征,WHO將腦膜瘤分為3個級別,15種亞型:
- 1、良性腦膜瘤WHOⅠ級,9個亞型,約占65%~80%,多數生長緩慢,術后不易復發(fā);
- 2、非典型腦膜瘤WHOⅡ級,3個亞型,約占20%~35%
- 3、惡性腦膜瘤WHO Ⅲ級,3個亞型,約占3%,侵襲性高,分化差,易復發(fā)和轉移。
腦膜瘤復發(fā)
關于手術作為單一治療的合適性的證據來自于醫(yī)療機構的病例系列,確定了切除范圍(EOR)是一個重要的預后因素。這方面常仍然使用Simpson分類。然而,在臨床試驗中,切除范圍(EOR)通常被定義為大體總全切除(即無殘余實體腫瘤)或次全切除。這義已被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組織(EORTC)和放射治療腫瘤組(RTOG)等研究組織采用。
- Ⅰ級:腫瘤全切除并切除腫瘤累及的硬膜和顱骨;
- ?、蚣墸耗[瘤全切除并用激光或電灼腫瘤附著硬膜;
- ?、蠹墸耗[瘤全切除,腫瘤附著的硬膜沒有任何處理;
- ?、艏墸翰糠智谐[瘤;
- ?、跫墸簡渭兡[瘤減壓或活檢。
圖:腦膜瘤分級、手術切除程度、輔助治療及隨訪策略
圖:現國際通行的Simpson分級評估腦膜瘤復發(fā)的關系
腦膜瘤復發(fā)概率:
1級腦膜瘤一般是良性軸外腫瘤,與周圍腦組織界限清楚,大部分腫瘤可實現Simpson0級切除而避免復發(fā)。對于2級和3級的腦膜瘤,可實現Simpson1-4級切除,但是術后復發(fā)率較高。研究顯示,Simpson 1、2級術后5年腫瘤復發(fā)率為4%-9%,Simpson3、4級術后5年腫瘤復發(fā)率25%-45%,且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復發(fā)率逐漸增高。多名神經外科醫(yī)生研究報道的5年復發(fā)/進展率在全切除后約為10%,在非根治性切除后約為45%。詳細見下表: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全切手術的復發(fā)率明顯是低于非全切手術的復發(fā)率。因此,得了腦膜瘤,手術一般是根治性的一線解決辦法,不同的位置腦膜瘤及生長特點、不同的術者直接決定著腦膜瘤切除程度的高度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高低,由此決定著術后生存質量和腫瘤復發(fā)率的高低。
II級腦膜瘤復發(fā)風險相關研究:
【據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 2021年1月報道】題:II級腦膜瘤復發(fā)風險高:一項10年多中心預后因素分析(作者 Laura Bender等)
研究方法:
我們回顧性納入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法國6個中心治療II級腦膜瘤的患者216例。腦膜瘤診斷根據2016年WHO分類確診,良性腦膜瘤轉化為II級也包括在內。通過記錄以下變量: 性別,診斷時的年齡和腫瘤的位置;對每例患者的管理策略進行如下回顧性評估: 手術范圍(大體全切,GTR;或次全切除,STR),輔助放療,復發(fā)時放療和手術,以及系統(tǒng)治療。輔助放療是指不考慮手術范圍就在一開始手術后進行放療。根據Simpson分級確定手術質量:全切除定義為Simpson 1、2級,次全切除定義為Simpson 3、4、5級。同時評估組織分型、分級、分級演變、Ki67增殖指數和孕激素受體(PR)表達。PFS時間定義為從疾病診斷到腦RMI證實的進展。OS時間定義為從診斷到死亡或較后一次報告日期。
研究結果:
回顧性納入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法國6個中心治療II級腦膜瘤的216例患者。其中25例復發(fā)II級腦膜瘤,10例在1988-2007年I級腦膜瘤轉化為II級腦膜瘤被一次確診 (圖1)。診斷時的中位年齡為58歲(95% CI, 55-59),中位隨訪時間為6.7年。122例(56%)行全切除,59例(27%)行次全切除,35例(16%)患者手術范圍未知,45例(21%)進行了中位數60Gy的輔助放療。其中24例(53%)接受調強放療(IMRT),而其他24例患者的放療數據被遺漏??傮w而言,99例(46%)患者在一開始手術后復發(fā),其中18例接受輔助放療。復發(fā)時,對于一次手術后未接受放療的患者,放療使用率較高(75% vs 3%,P=0.003),而接受輔助放療的患者,接受了更多的手術(75%比50%,P=0.065)或全身治療(44% vs 7%,P=0.008)。15例患者接受了以貝伐單抗、舒尼替尼、羥基脲、替莫唑胺或生長抑素類似物為主的全身治療。
復發(fā)組的次全切除率(P=0.0004)、Ki-67陽性率(P=0.02)和PR陰性表達率(P=0.04)均高于未復發(fā)組(P=0.05)。
表:II級腦膜瘤復發(fā)因素的單變量和多變量分析
圖:216例II級腦膜瘤的生存數據。(A)總生存期(中位數14.7年;95% CI,11.7-NA);(B)無進展生存期(中位數4.6年;95% CI,3.5-5.5)。
研究結論:
II級腦膜瘤是腦膜瘤的一種變異類型,復發(fā)風險很高。Ki-67指數高、大部切除、PR表達陰性、組織學分級進展對復發(fā)率有負面影響。接受輔助放射治療的患者通常有更具侵襲性的腦膜瘤。盡管有這些不利因素,這些患者的中位OS和PFS時間較長。因此,需要大量的前瞻性研究來確定較佳輔助治療的共識。

- 所屬欄目:腦膜瘤
- 如想轉載“腦膜瘤二級會復發(fā)嗎?”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址:http://www.zb7199.com/naomoliu/1386.html
- 更新時間:2021-12-16 13: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