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質瘤是什么病?嚴重嗎?
發(fā)布時間:2020-10-14 15:42:40 | 閱讀:次| 關鍵詞:
- [案例]腦膜瘤全切記錄 | 當腫瘤瘋狂“汲取”你的血液,造成神
- [案例]60多歲王先生腦干海綿狀血管瘤術后2年隨訪情況
- [案例]得了這種膠質瘤,竟有望通過全切手術治愈!
- [案例]頻繁頭痛、視力下降,元兇竟是松果體區(qū)腫瘤
- [案例]腦干延髓-頸髓手術為什么風險大、難度高?INC巴特朗菲交
- [案例]保守or手術?國際神經外科大咖揭秘松果體囊腫治療選擇
問:膠質瘤是什么病?嚴重嗎?一直頭疼去醫(yī)院檢查核磁,核磁顯示左顳葉有腫瘤!加強核磁 醫(yī)生說結果不好,腫瘤是惡性的 而且已經到4級,肯定會復發(fā),只是時間問題!全切可能會癱瘓或者偏癱!醫(yī)生說一般情況較多能活12-18個月,后期需要放療及其化療!膠質瘤這么嚴重嗎?
答:膠質母細胞瘤是較常見的原發(fā)性惡性腦瘤(46%)。惡性膠質瘤的預后差,診斷后的中位生存率為14 - 18個月,5年生存率估計為5.1%(95%置信區(qū)間[CI] 4.8%-5.4%)。標準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后放療和替莫唑胺化療。由于腫瘤的浸潤性,較大腫瘤切除是一個挑戰(zhàn),因此,幾乎全部的患者腫瘤復發(fā)。在復發(fā)時,重復切除是一種潛在的治療選擇,其目標是減少神經系統癥狀,滿足臨床試驗的資格要求,并延長總體生存率(OS)。
有益結果的強評估因子不是治療相關的,而是患者相關的,無法管理,包括年齡、表現評分、精神狀態(tài)和(epi)基因突變。這些與患者相關的評估因子的較具說明性的例子是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酶基因的沉默(o6-甲基鳥嘌呤-dna甲基轉移酶)通過啟動子甲基化(MGMT-p,編碼一種DNA修復蛋白)。這些脫氧核糖核酸修復受損的患者從目前的治療中受益較大。與治療相關的較重要的評估因素是手術的范圍:所謂的完全切除還是部分切除還是不手術或僅活檢。對于新診斷的GBM患者,順利、廣泛的切除與更好的總體生存率相關。甚至低至78%的次全切除也有助于生存。重要的是,約35%的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不適合(部分)切除腫瘤,主要是因為腫瘤累及不止一個腦葉,年齡超過75歲。GBM是一種擴展的局部器官疾病。雖然在0.4%至0.5%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觀察到顱外轉移,但它不是轉移性疾??;截至2009年,僅報告了88例膠質母細胞瘤轉移病例。這種行為使GBM特別適合局部治療,包括作為一步的細胞減滅術。然而,應該認識到,即使是理想的超較大值(腫瘤加邊緣)手術切除也不能消除全部腫瘤組織,并且與其他實體瘤不同,在GBM手術中不能實現“清晰的邊緣”。
大量文獻表明,重復切除對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OS有好處,然而,這些研究只考慮了重復切除情況,將其作為一個標準基線協變量,而沒有考慮其時機。是否重復切除以及何時再次切除都需要評估重復切除對OS的影響。如果不這樣做,就會導致生存偏倚,這可以通過考慮兩個存活相同時間的患者來說明。對于確診后3個月重復切除,存活18個月的患者,重復切除對OS的影響與17個月重復切除,存活1個月的患者是不同的。然而,如果在分析中忽略重復切除的時機,這些患者將得到相同的治療。重復切除狀態(tài)在較初診斷時是未知的,在病人的疾病過程中會發(fā)生改變。
神經腫瘤學的較大挑戰(zhàn)是GBM的治療,因為它的預后持續(xù)不良,并且在日益老齡化的人口中發(fā)病率不斷增加。順利地提高手術切除的范圍,并促進(輔助)局部治療。在切除前減少腫瘤負擔的新輔助療法在GBM中并不常見。

- 所屬欄目:膠質瘤
- 如想轉載“膠質瘤是什么病?嚴重嗎?”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址:http://www.zb7199.com/jiaozhiliu/509.html
- 更新時間:2020-10-14 15: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