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瘤能根治嗎?發(fā)明“筷子”手法進一步提高了垂體瘤手術成功率
發(fā)布時間:2023-03-15 18:15:30 | 閱讀:次| 關鍵詞:垂體瘤能根治嗎
- [案例]良性垂體瘤導致失明,術后一年竟復發(fā)!該再次手術嗎?
- [案例]巴特朗菲教授遠程咨詢,帶來哪些啟發(fā)?
- [案例]腦內血流搭上“直通車”該怎么辦?Lawton教授7步拿下胼胝
- [案例]壓迫垂體的侵襲性顱咽管瘤,國際神外大咖一次手術如何
- [案例]這種腦瘤竟讓8歲男孩“穿越時空”,20天快速長高是福是
- [案例]腦中的迷宮:解密腦動靜脈畸形
垂體瘤能根治嗎?
不管任何病,患者都期望能夠得到根治,國際神經外科手術專家Sebastien Froelich教授表示,垂體瘤是可以根治的。雖然在一些情況下會有復發(fā)性質的改變,但是,多數(shù)的垂體瘤還是偏向于良性的表現(xiàn),而且只要醫(yī)生經驗豐富,手術技術夠高超,只要一次手術將垂體瘤完整切除,一般是不會再復發(fā),也不會對患者再產生不良影響。但是垂體瘤如果切除不干凈,則可能再次復發(fā),如果是復發(fā)的情況下,也可以再次做手術切除,術后根據(jù)病理學結果,決定是否要進一步的放療,甚至是化療處理。因此,目前垂體瘤的治療效果,還是相對比較明確的,致死率沒有那么高。目前垂體瘤治療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但是多數(shù)垂體瘤患者,還是要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手術分為顯微鏡外科手術和神經內鏡手術。
一、顯微鏡外科手術:顯微鏡外科手術切除垂體瘤很早就應用于臨床,現(xiàn)已是成熟的術式。適應證有以下幾個方面:
1、明顯向額顳葉甚至后顱窩侵犯的較大垂體腺瘤;
2、腫瘤向鞍上發(fā)展部分與鞍內部分連接處狹窄的垂體腺瘤;
3、腫瘤已纖維化、質地堅硬,經蝶竇無法切除的垂體腺瘤。
二、神經內鏡手術:神經內鏡手術是目前比較前沿的微創(chuàng)手術,顯微外科手術是需要開顱進行的,屬于開顱手術,而神經內鏡手術可以經鼻入路切除垂體瘤。既往有手術禁忌的甲介型或鞍前型蝶竇者,隨著術中神經導航定位的應用也已不再是禁忌。在多學科合作下,利用多模態(tài)影像重建和術中神經導航,將鞍底骨質、腫瘤以及重要血管展現(xiàn)于術者內鏡中,手術順利性和準確度得到較大的確定。目前神經內鏡手術的適應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腫瘤突向蝶竇及局限于鞍內;
2、腫瘤向鞍上垂直性生長;
發(fā)明“筷子”手法進一步提高了垂體瘤手術成功率
神經內鏡手術雖然前沿,可以避免開顱,但是也有不足之處,不僅對醫(yī)生技術要求高,還需要兩個醫(yī)生同時配合操作,不僅考驗醫(yī)生水平還考驗了兩個醫(yī)生的默契度,加上神經內鏡手術歷史并不是太長,這讓神經內鏡手術風險大大增加。為了讓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手術變得順利,國際神經外聯(lián)合會(WFNS)顱底手術委員會主席,法國巴黎Lariboisiere大學醫(yī)院神經外科教授兼主席,巴黎狄德羅大學醫(yī)學院和斯特拉斯堡大學醫(yī)學院神經外科Sebastien Froelich教授一直致力于神經內鏡手術的研究。后經過多次研究他發(fā)明了神經內鏡手術的“筷子手法”,即通過吃飯握住筷子的方式,同時握住兩個儀器進行操作,這樣就可以一人合適手術,不僅解決了手術過程中存在的配合問題,而提高了手術的效率,確定了手術的順利性,并且有更好的預后效果。

- 所屬欄目:腦垂體瘤
- 如想轉載“垂體瘤能根治嗎?發(fā)明“筷子”手法進一步提高了垂體瘤手術成功率”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wǎng)址:http://www.zb7199.com/naochuitiliu/3122.html
- 更新時間:2023-03-15 1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