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少年AVM腦出血昏迷,國際腦血管病專家Lawton教授“生死救援”紀實
發(fā)布時間:2024-02-21 14:59:51 | 閱讀:次| 關鍵詞:AVM腦出血昏迷
- [案例]巴特朗菲教授遠程咨詢,帶來哪些啟發(fā)?
- [案例]良性垂體瘤導致失明,術后一年竟復發(fā)!該再次手術嗎?
- [案例]腦內(nèi)血流搭上“直通車”該怎么辦?Lawton教授7步拿下胼胝
- [案例]這種腦瘤竟讓8歲男孩“穿越時空”,20天快速長高是福是
- [案例]腦中的迷宮:解密腦動靜脈畸形
- [案例]壓迫垂體的侵襲性顱咽管瘤,國際神外大咖一次手術如何
出血幾率為每年1%-3%,與每次出血相關的死亡風險為10%至15%。
長期性腦損傷的幾率為20%至30%。
每當血液滲入大腦,正常的腦組織就會受損。這導致正常功能喪失,這可能是暫時的或長期性的。
超過50%的腦動靜脈畸形患者有顱內(nèi)出血。
在腦動靜脈畸形患者中,20%至25%患有局灶性或全身性癲癇發(fā)作。
這一串串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是美國一項關于被稱為“顱內(nèi)炸彈”——腦動靜脈畸形的研究結果。出血、昏迷、腦功能受損、甚至死亡……腦動靜脈畸形一旦確診,患者就將活在這樣的恐懼之中。
18歲男孩少見腦動靜脈畸形
一次術后三個月后陷入昏迷
18歲,本應該是較美好的年紀,對國際充滿著無數(shù)的好奇和憧憬。然而對大衛(wèi)來說,從確診腦動靜脈畸形的那一刻,他的國際就陷入了灰暗。頻繁的頭痛折磨著他,而更令他和家人擔心的是,隨時的出血可能會讓這個原本無限活力的孩子陷入未知的危險。
孩子的腦動靜脈畸形位置較為少見,位于顳角,顳角AVM位于顳角脈絡叢。顳角AVM與丘腦、尾狀核(尾部)、穹窿(傘)和海馬相鄰,如果出血,孩子將會危險。
考慮到孩子年紀尚小,需要盡快排除腦子里的“不定時炸彈”,大衛(wèi)的父母帶其就醫(yī)進行手術,然而這次手術卻未能將顳角動靜脈畸形完全切除。
僅僅一次手術三個月后,令大衛(wèi)一家一直恐懼的事情還是來臨了。大衛(wèi)在學校突然昏迷,緊急送往醫(yī)院后,檢查為左側顳角的AVM導致腦室內(nèi)出血。Spetzler-Martin分級4級:S1V1E1/A1B0C0),供血來自AChA(脈絡膜前動脈)。
(a)左側ICA造影,側位]和lPChA
(b)左側VA造影,前后位像
而根據(jù)AVM大小、是否在功能區(qū)、有無深部靜脈引流三項得分相加,評分范圍為1~5,分別對應Ⅰ~Ⅴ級,分級越高,外科手術難度越大,預后越差。大衛(wèi)的分級4級,手術難度并不低。
只有尋求經(jīng)驗豐富的主刀醫(yī)生,順利切除腦動靜脈畸形,才能排除掉孩子后面可能面臨的更多風險。
多方查詢后,他們找到了國際腦動靜脈畸形治療教授——INC美國Michael T.Lawton教授。
2018年12月14日,INC國際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集團旗下組織國際神經(jīng)外科顧問團(WANG)成員,國際神經(jīng)研究所-巴洛神經(jīng)學研究所主席兼CEO Michael T.Lawton教授受INC之邀來到INC上??偛窟M行會面與交流。
神外教科書級別教授再次手術
終獲順利全切
Michael T.Lawton教授作為國際血管神經(jīng)外科領域顱內(nèi)血管畸形治療的教授。他目前是BNI的CEO兼神經(jīng)外科主席,還是美國“腦血管畸形聯(lián)盟”(Brain Vascular Malformation Consortium)的研究員,之前曾任美國神經(jīng)外科醫(yī)師協(xié)會主席、美國神經(jīng)外科學會主席,并連續(xù)六年被評為美國馬林雜志“較醫(yī)生“稱號( Doctors,Marin Magazine,2011-2017年),從2007年至今,他也一直蟬聯(lián)“美國較佳醫(yī)生”稱號(Best Doctors in American)。
了解到大衛(wèi)的病史后,Lawton教授為大衛(wèi)制定了手術方案,成功全切顳角動靜脈畸形。
Lawton教授手術操作情況
▼左側翼點開顱,再次手術,顯露前顳葉。
▼沿顳下回經(jīng)原皮層入路達顳角。
▼AChA經(jīng)脈絡裂進入顳角,在前方供應AVM,lPChA在后方供應AVM。
▼通過ITG經(jīng)皮層顯露可以充分顯露顳角,達到全切AVM。
Lawton教授關于顳角AVM的切除策略
顳角AVM切除像顳底AVM一樣通過顳部開顱(1步)、通過顳下回(ITG)經(jīng)皮質入路。病人取仰臥位,頭向側方偏轉90°,降低頂點以獲得一朝向顳角的向上的角度。以耳上為基底的馬蹄形切口、顳部開顱。入路在顳下回下部,角度對著腦室,保持在Meyer’s環(huán)內(nèi)的視放射之下。Meyer’s環(huán)從上面越過顳角(2步)。導航有助于確定該入路。一旦進入顳角,沿其軸縱向打開,以完整看到AVM。直到切除結束才能夠看到下ChorV和BVR(3步)。在脈絡裂近端叢點之后辨認AChA,在脈絡裂遠端病變之后可見lPChA供血(4步)。先阻斷AChA供血血管(5步),但是另外的自脈絡叢的供血血管在內(nèi)側緣,從近端向遠端繼續(xù)分開脈絡裂阻斷這些脈絡叢供血血管。需要向前用力,將一部分AVM移向外側(6步)。優(yōu)先通過脈絡叢和穹窿傘(傘帶)之間的脈絡膜,從下方打開脈絡裂,避開上面的尾狀核尾部和丘腦下部。然后一步切除的是匯入BVR的引流靜脈和殘留的來自lPChA的供血血管(7步)。雖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語言功能,但是像其它腦室AVM一樣,顳角AVM與丘腦、尾狀核(尾部)、穹窿(傘)和海馬相鄰。
(a)1步,顯露AVM:馬蹄形頭皮切口(嵌入圖,虛線),顳部開顱(嵌入圖,實線),通過顳下回經(jīng)皮層入路。(b)AVM盒示意來自AChA和lPChA的動脈供血,靜脈向內(nèi)側引流到BVR,以及鄰近優(yōu)勢半球的海馬。
(c)2步,通過ITG經(jīng)皮質入路進入顳角。
3步,辨認脈絡叢和腦室的引流靜(BVR直到后來才能看到)。
4步,辨認前方脈絡裂內(nèi)的AChA。
5步,從近端脈絡裂阻斷AChA的前內(nèi)面。
(d)6步,沿脈絡裂由近及遠分離(冠狀斷面觀)。
(e)7步,將AVM移出脈絡裂,以切斷l(xiāng)PChA供血,辨認環(huán)池內(nèi)的BVR。
腦動靜脈畸形——
七種腦動靜脈畸形:切除原理和技巧
本文案例及切除策略均來自于Lawton教授作為作者編著的國際腦動靜脈畸形教科書級——《七種腦動靜脈畸形:切除原理和技巧》。《七種腦動靜脈畸形:切除原理和技巧》主要關注腦葉和腦深部動靜脈畸形的顯微手術切除技術。本書介紹了7種動靜脈畸形,描述了32種AVM亞型的解剖地圖和手術策略,并闡述了腦動靜脈畸形切除的八個步驟,并總結了在臨床中常見腦動靜脈畸形的處理治療方法,成為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的重要參考。
圖Lawton教授動靜脈畸形手術技巧專著及中文翻譯版本,包含700多幅精美的彩色插圖,對AVM進行明確分類及準確手術路徑進行介紹,詳盡闡述動靜脈畸形切除術的策略,總結常見動靜脈畸形臨床特征.
Michael T.Lawton教授贈送給INC的著作禮物,并祝詞:Thank you for your hospitality in shanghai.I am looking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you.Best wishs for your success in INC and in neurosurgery.(誠摯感謝您在上海的熱情款待,我期待著和您一起工作。祝您在INC和神經(jīng)外科取得成功。)
除了理論巨著,Lawton教授近千臺腦動靜脈畸形手術量,4400余例腦動脈瘤、1000余例海綿狀血管畸形患者的成功治療案例,個人手術記錄較高的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這也是眾多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難以企及的。
Lawton教授發(fā)表了450多篇神經(jīng)外科文章,3部教科書的作者(《七種腦動靜脈畸形:切除原理和技巧》、《七種動脈瘤:夾閉術的原理和技巧》、《七種搭橋術:血運重建的原則和技術》),70多本醫(yī)學書籍的部分章節(jié)作者,600多個講座及國際40多個神經(jīng)外科機構的特邀教授,先后榮獲William L.Young成就獎(2017)、國際神經(jīng)學學會聯(lián)合會頒發(fā)的青年神經(jīng)外科學獎、Harold Rosegay教學獎以及Diane Ralston臨床和基礎科學教學獎等殊榮……在腦動靜脈畸形(AVM)的臨床治療方面,Michael T.Lawton教授身上的學術光環(huán)不勝枚舉,這證明了他攻克各種腦血管病變的實力和不斷精進前行的信念。
除了以上的治療方案,Michael T.Lawton教授還會根據(jù)患者不同級別的腦動靜脈畸形(AVM)采用多模式方法進行治療,包括對較小的腦動脈畸形可以前沿行血管栓塞然后手術摘除、當病變具有基于位置和血管解剖的高手術風險則可以在血管栓塞后進行放射治療……種種前沿治療策略的聯(lián)合、重組和優(yōu)化,腦動靜脈畸形患者的致死致殘率近年來在國際上大為下降。

- 所屬欄目:腦瘤
- 如想轉載“18歲少年AVM腦出血昏迷,國際腦血管病專家Lawton教授“生死救援”紀實”請務必注明來源和鏈接。
- 網(wǎng)址:http://www.zb7199.com/naoliu/3817.html
- 更新時間:2024-12-13 16:28:40